另外,當心中出現「誇大與貶低」(Magnification and Exaggeration)的想法時,我們可能同樣會將正面體驗打折,並放大負面體驗。
張男不服,提起行政訴訟,張男主張並不知道撞到狗狗需要報警,且他環顧四周並沒有找到飼主,所以才直接離去。至於肇事雙方責任如何、損害是否嚴重、有無下車察看,這些都不是考量的依據。
此判決一出,更加提醒所有的用路人,當駕車與他人擦撞,或是撞到動物的情況下,千萬不要認為沒有造成人的傷亡就逕自離去,這樣的離去雖然不會構成刑法上的犯罪行為,但仍可能依道交條例第62條處一千以上三千元以下罰鍰,並吊扣駕駛執照一個月至三個月。但經過勘驗錄影光碟後發現,張男一下車就直接查看車子底部,當時就已經發現狗狗在車子底下,但張男在搬完貨物後,就直接離開。根據媒體報導,新北市一名張姓男子在開車送貨途中,不小心撞死一隻白色土狗。經飼主報警後,警方認為張姓男子肇事逃逸,因此開罰3000元罰鍰,並吊銷駕照一個月。並未有搜尋飼主、對狗狗有施以任何救護或請求附近店家代為通知飼主報警等措施。
究竟張男的行為,是否構成肇事逃逸呢? 無人受傷或死亡也會構成肇事逃逸 一般說到肇事逃逸,我們直覺會想到的就是刑法第185-4條,「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肇事,致人死傷而逃逸者」,但其實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下簡稱道交條例)中,還有另一種肇事逃逸的類型,就是本次要討論的道交條例第62條「汽車駕駛人駕駛汽車肇事,無人受傷或死亡,而未依規定處置逃逸」的違規行為。既然有下車察看,也確定沒有撞傷人,這樣為什麼還會構成逃逸呢? 從本案的判決書中可以看到,新北地方法院認為「逃逸」並不限於汽車駕駛人於肇事後未做任何察看就離去的行為。作品也榮獲第14屆日本國際漫畫賞金獎,韋蘺若明成為台灣首位奪得金獎的漫畫家,而她僅謙虛表示自己仍需繼續精進。
」韋蘺若明提到自己的父母很相信傳統習俗,認為燒金紙一定要燒夠、經要唸夠,「想想可能對活人比較有意義。」 當聽到身旁朋友抱怨缺少資源和支持,導致計畫窒礙難行時,韋蘺若明認為障礙在前固然是事實,仍別讓困境變成自己不去做的藉口。「研究到後來,我覺得喪禮是演給活人看的,對亡者沒有意義,亡者也感受不到。當談到個人生死觀,韋蘺若明也瀟灑回答:「人生苦短,及時行樂啊。
」進而讓「有意義與否」的質疑,帶來更加彈性思考的空間。當她還在構思故事時,得知自己的婆婆不幸罹癌,後來一路畫完作品時,婆婆也過世了,「那時一直覺得,怎麼會那麼剛好?」而仰清爸爸辦後事的場面,其實就是婆婆靈堂的樣子。
實地走訪殯葬業,「上班第一天就處理上吊屍體」 為扎實刻劃職人漫畫,漫畫家事前需要吸收大量背景知識,韋蘺若明不只捧著編輯細心準備的數百頁論文狂嗑,也實際前往業界取材,因緣際會拜訪一間小型葬儀社,聽入行一年的新人分享經驗談。古時候交通不便,子女無法及時奔喪,於是雇請孝女白琴在葬禮上帶頭痛哭,至今意義發生轉變,成為撐場面、營造熱鬧氛圍的習俗,看在她眼中格外鋪張、離奇、無意義。」 人生苦短,追求夢想是生者特權 漫畫最後藉仰清之口,留下傳遞給讀者的訊息:無論如何,不要輕言放棄。在漫畫第二回,受化療所苦的小光登場,其故事靈感是她翻出小孩罹患罕見疾病死亡的報導,發現孩子深知自己染病,卻不會終日沉浸在悲傷中,使她驚覺:「小孩子好像有辦法用悲傷以外的角度看待死亡,他們不會總是表現痛苦,還是會坦率感到快樂,好好過生活。
真的想做一件事,不會有任何理由,就會想辦法去做。「搬到死亡面前,很多小事都沒什麼好糾結的。Photo Credit: 《送葬協奏曲》第4話家運亨通 描繪死亡卻怕死,反被筆下角色安慰 決定以台灣殯葬業為題後,韋蘺若明構思故事情節,閱覽大量社會新聞的同時,內心卻也被負面情緒感染,陷入難以自拔的消沉狀態,經常邊讀資料邊落淚,那時她獨自居住,偶爾出現心悸,「深夜就在想自己會不會突然死掉另一個問題是某些肌肉的力量被抑制後,很容易出現其他代償的狀況,這也不是我們所樂見的。
肌力測試、確認韌帶與肌肉關係、增生注射與注射後復測,這樣的流程可以同時做診斷與治療。前十字韌帶反射的原理 原因是什麼呢?後來研究者們才發現,如果韌帶受傷或是處於不穩定的狀態,大腦會自動去修正韌帶或者不穩定地方附近的肌群,來防止進一步的傷害。
王偉全醫師今年開辦的Injectional Kinesiology(注射肌動學)中也強調,注射後透過一些治療手法來改變大腦對肌肉的認知,這些都有助於韌帶與肌肉的恢復,改善疼痛、關節不穩定、動作代償等問題。這樣可以確定此次注射的韌帶,是否就是造成肌肉無力的元兇。
但是代償並不一定都不好,許多優秀的運動選手身體,也有完美的肌肉代償,讓他們發揮出超乎常人的運動能力。例如在NKT(神經動能療法)裡面就有提到,疤痕與韌帶對於肌肉的影響。同時注射時加入一些微量麻藥,來停止大腦的反射與抑制,並且在注射後確認原本被抑制的肌群是否可以發力。而在NKT的源頭理論「應用肌動學」(Applied Kinesiology)中,有提到透過按壓的手法或是其他方法(例如磁力)來暫時阻斷韌帶、大腦與肌肉間的反射,來測試肌力是否因此改變。好的,花了那麼多時間鋪梗後,我們要來進入正題了:其實在解決代償與肌力訓練之前,你可能會需要先解決韌帶的問題。以前十字韌帶受傷的例子來說,大腦會抑制大腿前側與後側的肌群,也就是股四頭肌與膕旁肌。
因此搭配物理治療師與運動教練,還是不能跳過的一環。所以許多關於十字韌帶的復健與治療,也都提到大腿肌群的訓練,有助於幫助穩定膝關節。
韌帶的強化可以透過增生療法,將葡萄糖或血小板之類的增生溶液,注射到受損韌帶來幫助修復。因此試著釐清與解除肌肉代償、透過運動治療與肌力訓練來改善活動與運動問題,是復健醫學、運動醫學很重要的一環。
如果代償是因為某些肌肉無法工作,而需要其他肌肉代勞,就有可能引發疼痛。令人驚訝的事情發生了,被打針的人股四頭肌的力量,在肌電圖上這時候竟然變大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十字韌帶的功能,在於穩定膝關節,不要讓大腿與小腿的骨頭跑到不對的位置去。文:好痛痛、劉炳塘復健科醫師 常看好痛痛文章的朋友們,一定知道肌肉的代償有時候是疼痛的來源。這同時也會讓膝蓋下方的髕骨韌帶,因為力量不均衡而疼痛。這樣的現象,我們稱之為「前十字韌帶反射」。
評估與治療的方法 幸運的是,這些年來學界發展出很多種評估與治療方式,來解決這樣的問題。以及韌帶受損或是關節不穩定時,可以透過肌力訓練使肌肉協助穩定關節。
即使透過注射改善某些肌肉不能發力,因為剛叫回來的肌肉發力不穩定,動作模式也要重新學習,因此注射後的運動還是非常重要。這是因為大腦覺得膝關節不穩定,所以不要讓肌肉出太多力,以防小腿骨頭(脛骨)跑掉。
2003年Konishi教授為了測試韌帶裡的壓力受器,是否和肌力有關聯,於是透過注射麻藥來阻斷前十字韌帶上的壓力受器但是代償並不一定都不好,許多優秀的運動選手身體,也有完美的肌肉代償,讓他們發揮出超乎常人的運動能力。
韌帶的強化可以透過增生療法,將葡萄糖或血小板之類的增生溶液,注射到受損韌帶來幫助修復。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十字韌帶的功能,在於穩定膝關節,不要讓大腿與小腿的骨頭跑到不對的位置去。好的,花了那麼多時間鋪梗後,我們要來進入正題了:其實在解決代償與肌力訓練之前,你可能會需要先解決韌帶的問題。王偉全醫師今年開辦的Injectional Kinesiology(注射肌動學)中也強調,注射後透過一些治療手法來改變大腦對肌肉的認知,這些都有助於韌帶與肌肉的恢復,改善疼痛、關節不穩定、動作代償等問題。
所以許多關於十字韌帶的復健與治療,也都提到大腿肌群的訓練,有助於幫助穩定膝關節。如果代償是因為某些肌肉無法工作,而需要其他肌肉代勞,就有可能引發疼痛。
肌力測試、確認韌帶與肌肉關係、增生注射與注射後復測,這樣的流程可以同時做診斷與治療。令人驚訝的事情發生了,被打針的人股四頭肌的力量,在肌電圖上這時候竟然變大了。
評估與治療的方法 幸運的是,這些年來學界發展出很多種評估與治療方式,來解決這樣的問題。因此試著釐清與解除肌肉代償、透過運動治療與肌力訓練來改善活動與運動問題,是復健醫學、運動醫學很重要的一環。